十堰网12月10日讯(张云朝):有这样一名村医,他不忘村医初心,牢记为民使命,二十几年如一日,用真心、善心、诚心为患者服务,用高尚的医德赢得民心,就连哑巴见了他,都遥指称赞。他就是竹山县竹坪乡解家沟村的邱泽鑫。
1997年8月,村干部决定让他担任赤脚医生,并出钱让他到卫校学习,通过学习,他获得了从医资格证。从此,他便将医者仁心的教诲深深地刻在了心上。
2008年,一个寒冬的夜晚,一阵急促的铃声把他吵醒了,电话刚接通,那边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邱……邱医生,我是黄家湾的黄宗喜,请你快来,救救我妈,她疼得在地上打滚。”那时是凌晨两点多钟,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且到黄家湾要走5里多的山路,可他没有犹豫,当即就起床。他的老婆担心他的安全,也跟着去了。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滑两步,在大雪和寒风中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他初步诊断症状后,马上给患者吃药、输液,患者的病情慢慢得到缓解。
“邱医生啊,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要不然今晚非把我疼死不可。”老婆婆疼痛减轻了,紧紧抓着他的手,感谢他。
2017年3月9日上午,他背上公共卫生服务随访包冒雨逐户搞随访,因为道路湿滑,摔伤了右腿,不能正常行走,可他依然跛着脚,借助拐杖,继续为村民服务。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一个村加上一个中心福利院100多位重点服务对象已经有点小忙了。但是,竹坪乡卫生院领导决定把周家湾村近2000人口的公共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交给他。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和重点人群的体检,重点人群的随访,体检结果的送达,健康扶贫明白袋的悬挂,健康扶贫慢性病手册的办理,儿童营养包的发放,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通知,孕产妇的随访等等。巨大的工作量如巨石一般压在他的身上,他却毫无怨言,把贫困户的健康放在心上。他通过微信、QQ给村民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为行动不便的病患送药上门,为外出两岁以内的儿童垫付邮费寄送营养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送吃送喝。为了给聋哑人体检、看病、治病,他学会了哑语,经常用手势与聋哑人交流……
一年下来,他熟悉了各户的住址,记住了大部分人员的名字。全村在家人员遇到她都能叫上一声:“邱医生好!”几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见了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他用自己的双手给病人送去健康,用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的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