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竹坪乡卫生院解家沟村村医邱泽鑫
十堰网12月9日讯:弯弯的村道上,时常出现一个身影。那影子一颠一颠的,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冷雨,那步履蹒跚的身影总在。这是竹坪乡卫生院解家沟村村医邱泽鑫的身影,这道“身影”在解家沟村逗留了二十二年。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站在村民中间,用真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村民,尤其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彰显了一名党员使命担当。
曾经历疾苦,少年时坚定从医心
在邱泽鑫的心中始终有一道伤疤。小时候,他的奶奶时常在床上疼得大喊大叫,他的父亲流着泪说:家里太穷,请不起医生,再疼也只有忍着。后来,他的奶奶终不堪疼痛,在病痛的折磨中去世了。奶奶的喊声、父亲的眼泪、家庭的贫困,始终如一道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从那时起,他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医生,解救人间疾苦。可他的家太穷,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辍学后他留在村里当代课老师,一面上课,一面自学医学书籍。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的医生因年迈身体不好,村里便决定让他担任赤脚医生并出钱让他到卫校学习,忽然梦想实现了,邱泽鑫激动地跳了起来。学成回家后,他便将“医者仁心”的教诲刻在了心上,把一腔热血、全副精力都倾注到了工作中。
以病人为亲,不畏艰苦为病人服务
“身为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邱泽鑫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以病患为亲人,把病人需求记在心间,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逢年过节,只要病人有需要,他总会及时出现在病人身边。
2008年,一个深冬的夜晚,一阵急促的铃声把他吵醒了,电话刚接通,那边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邱……邱医生,我是黄家湾的黄宗喜,请你快来,救救我妈,她疼得在地上打滚。”那时是凌晨两点多钟,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且到黄家湾得走5里多山路才能到,可他没有犹豫,当即就起床穿衣。他的老婆担心他的安全,也跟着去了。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滑两步,在大雪寒风中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黄宗喜家。他初步诊断症状后,马上给患者吃药、输液,患者的病情慢慢减缓。
“邱医生啊,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要不然今晚非把我疼死。”老婆婆疼痛减轻了,紧紧抓着邱泽鑫的手感谢着他。那晚,邱泽鑫等待病人输液完毕回到家时,天空已经发白。
心怀贫困户,成病人心中最坚实依靠
在攻坚脱贫的关键时段,邱泽鑫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帮扶困难群众的道路。2017难,他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跌下了陡峭的山路,摔进路边的一个森林中,顿时,他的右腿就肿了起来,虽然被救右腿胫骨却粉碎性骨折,不能正常行走,可他依然坚守在扶贫路上,借助拐杖,跛着脚继续为村民服务。
为专心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他主动辞去村干部职务,同时接手周家湾村近两千人口的公共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巨大的工作量如巨石一般压在他的身上,他却丝毫无怨言,把贫困户的健康放在心上。他通过微信、QQ给村民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他为行动不便的病患送药上门,为外出两岁以内的儿童垫付邮费,寄送营养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送吃送喝……尽管他的家中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还有七十多岁的老父需要抚养,而自己的老伴身体也不好,他还是能帮则帮,不遗余力。
“唯有高尚之医德,方才悟化出精湛之医术。”邱泽鑫无疑就是那个技艺超群、勤劳肯奉献的医者。他用自己的双手给病人送去健康,他把行动化成春风,为病人痛苦的心田,吹去一抹清凉的风。邱泽鑫说他会继续助力扶贫,为家乡父老真情服务。(邱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