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24日讯(王金虎):4月21日上午,郧西县土门镇干树垭村举行了村两委干部、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参加的通组公路硬化的集体决策会,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后,村党支部书记宴成伟主持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对通组公路建设方案进行商议,提出了先解决七组通组公路硬化的初步意见,由党员大会商议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应参会31人,请假8人,实参会23,“同意22票,反对1票。”宴成伟当场向村民宣布了表决结果。
干树垭村的做法是郧西县土门镇实施“四议两公开”的一个缩影。土门镇自推行“四议两公开”以来,经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四议两公开”已在全镇各村全面推广,已成为该镇广大干部群众解决村级重要事务民主决策的法宝。
提起村级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最早从中尝到甜头的土门镇关帝庙村。
2011年12月份,关帝庙村探索建设美丽乡村。怎么建、在哪里建、建好怎么管、旱厕猪圈怎么拆,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大作用?由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后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再由村两委组织实施。
这一民主决策的做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提高了,村两委干事创业的阻力减少了。短短二年半时间,关帝庙村带领群众一道拆迁房屋106户、无偿拆除猪圈旱厕30个和违章建筑30多处,无偿调地20多亩用于公共建设,种植绿化苗木9000平方米,建设占地700平方米“双十星”文化广场一个,还对村内的关帝庙、明清古宅、结义牌坊、陕南军区武装部红色旧址等有形文物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花了200多万元财政资金,建成了一个价值达2000多万元的美丽乡村。村委会主任张禄顺感慨道:“这要是在以前,光靠我们村干部几个人做工作,这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如果不依靠‘四议两公开’,没有补偿光是完成拆迁工作任务这一项,都是不可能的。”
该镇吊桥村由于是合并村,自然村间发展不平衡,每个组要求修水泥路的呼声都很高,深井自然村的群众公开对村党支部书记查显明说,“不解决我们的路我们就不选你当村干部,我们还要到县市上访”。“四议两公开”推行后,村党支部根据村民的要求和建议,召开党员大会商议后,由村两委牵头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道路硬化、河堤修复等实事。在短短三个月内,党支部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2件实事都得到了落实,党支部的威信得到了大大提高。
据该镇党委书记李飞介绍:“该镇的‘四议两公开’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实到每个环节,村务大事该干什么、该怎么干,都由群众说了算,真正体现了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不仅为干部洗了身子,而且非常受群众欢迎。”
如今在土门镇各村,无论要办什么事,村“两委”总是习惯用“四议两公开”来解决,“四议两公开”成了进一步理顺了村两委关系,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权,成为构建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