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6日讯(李耀武、肖玉生):竹溪县司法局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建立工作机制,配强专业队伍,在县、镇、村三级建立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组织,实现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工作全覆盖。
搭建组织网络,阵地建设到位。由县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发文建立县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各乡镇(街道、园区)结合退役军人数量及纠纷量,因地制宜建立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工作室;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建立“老兵调解工作室”或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老兵调解工作室。此外,县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均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服务。目前,辖区15个镇(街道、园区)均已成立退役军人事务调解工作室,202名专兼职调解员均已到岗,服务辐射辖区近万名退役军人。
建立工作机制,作用发挥到位。各级调解工作室针对退役军人的合理需求,紧扣“军民一家亲,战友心连心”情感纽带,着力发挥其在退役安置政策解读、法治宣传、心理辅导、纠纷干预调处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法律援助等优势资源联动机制,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发挥“调解小助手”“法润民生”微信群触角作用,强化退役军人事务纠纷排查、预警工作。做到隐患抓小、调处抓早。
配强调解队伍,服务保障到位。配齐配强退役军人调解工作队伍,选聘公道正派、熟悉人民调解业务,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优秀退役军人担任专、兼职调解员,并进一步向内深挖潜力,组建由司法行政干部、专职人民调解员、律师、公证员等组成的支持团队,为退役军人事务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定期组织退役军人政策解读、调解法律知识等专题培训,切实提升调解员调处退役军人纠纷的实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