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水雎鸠与江汉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日 文章编辑:耕夫
袁 野 胡继南 张炳华
十堰新闻频道11月1日讯:“房县好风采,请到房县来,走进诗祖的故里,你方知诗如海,诗经三百篇,源头从这来。”绕过房县西北门河,探诗源,寻诗祖,查志书,昔日的雎水、粉水、筑水绕城而过。
房县古称房陵,不仅有雎水,还有一种鸟名叫雎鸠,而且千古《诗经·关雎》相关的民歌至今仍然在房县深山民间传唱。据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十堰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介绍,房县是《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被歌颂者周太师尹吉甫的故里,房县地处汉水流域中上游,境内东南部的古南河、筑水、泛水、粉水是汉江的支流;境内西南部的阴峪河、章洛河、羊岔河是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房县西通陕西汉中、安康,东接襄樊,地处诗经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南、召南”的交汇地,即房县是《诗经》“二南”的采风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站在汉江的源头,我们可以联想到,周宣王率领千军万马南征蛮夷景象。周厉王之时因为政治昏乱,东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要实现中兴大业,首先要消除猃狁、淮夷之患。尹吉甫作《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写宣王亲征,讨伐淮夷,驻于江汉之滨,命召伯虎率军征之。召伯虎取胜归来,宣王大加赏赐,所以诗的前二章均以江汉为喻,借长江、汉水的宽阔水势,喻周天子大军浩浩荡荡的气势。
尹吉甫作《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以纪其功事,赞颂宣王的英明,"诗曰:"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江汉》,《毛诗序》以为尹吉甫所作。吴闿生《诗义会通》评此诗说:“以美武功为主,而无一字铺张威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年来,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十堰市民俗学会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有《诗经》相关民歌30多首,古老的“关雎”等《诗经》民歌至今在千里房县传唱。
房县有两条雎水(沮水),一条源自房县县南神农架北坡地域(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标记,房县南部为雎山)的野人谷镇流入城郊潵海堰,至县城西门河;另一条叫沮水在保康县马良镇,明代以前保康县属房县,后来从房县划出。传说《诗经·关雎》就是在房县雎水河上采集的民歌。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为“风”之始,故备受重视。《关雎》这首诗,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他看到淑女采荇菜,就“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日夜思念,希望与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最后能迎娶她,这一美好的愿望与追求没有一点不文明之举。诗的语言优美,情节动人,成为中国文学史的第一篇优秀作品。但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而孔子在评说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时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首诗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它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正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 十堰网 2020年8月18日改版时 将十堰新闻频道文章转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