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2月12日讯(袁源): 新春佳节,笔者采访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的挖整研究学者、湖北省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袁正洪,“风雨秦巴苦作舟,跋山涉水寻茶源”,“二十年磨一剑”,他不畏艰辛,风雨神农架武当、秦巴汉水,攀悬岩,登峭壁,涉深涧,淌溪谷,顶酷暑,冒严寒,问道探茶,考察茶场,走访茶农,查阅史书,挖整研究著作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神农武当道茶经》,明确提出秦巴武当神农架地域是中国的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高山高香型“武当道茶”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中国茶文化研究・神农武当道茶经》一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将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
《中国茶文化研究・神农武当茶经》一书,分十八个篇章,即神农武当道茶历史渊源;评茶悟道,养生修性;仙山云雾,独特地理篇章;天然野生,茶树群落;科学种植,栽培管理;采摘炒制,传统技艺;多种元素,营养丰富;特色品牌,品茶评茶;茶具收藏,颇具特色;茶艺表演,玄妙动人;茶歌民谣、谚语谜语;论文探索,新闻集锦;轶闻故事;非遗申报,大事记等,本书结合历史、地理、生态、考古、古籍、民俗、茶艺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学研,集历史性、科学性、生产性、知识性、学术性、文化性、实用性、典藏性于一体。这是继唐代茶圣陆羽著作世界第上一部《茶经》之后,比较深层次研究茶文化的一部著作,也是千百年来研究神农架武当山地域的第一部茶经,甚是难得可贵。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的茶源于中国,中国的茶源于我国西南云贵川和秦巴武当神农架。袁正洪1996年春自定将神农武当地域茶树发祥和茶文化作为课题研究,多年来,在省市县领导和农业等部门的重视和专家们的支持下,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
2003年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刊登袁正洪“仙山武当道茶香”通讯,红遍网络。袁正洪提出我国素有西湖有龙井、武夷岩茶、武当道茶、寺院禅茶四大特色名茶而著称,被茶学专家认可,百度收入。
2008年8月20日,袁正洪到北京参加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组织召开的“武当针井、武当银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会。会上袁正洪从十个方面汇报并建议取名叫“武当道茶”品牌。到会的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专家经讨论认真评审一致意见:“以‘武当道茶'名称好,要求进一步明确武当道茶的含义,武当针井和武当银剑等产品作为武当道茶品牌名称的系列产品。”
2008年9月,袁正洪赶制了《武当道茶传统炒制技术和表演艺术》申报文本及配套的电视专题片,2009年2月,经省专家评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省市领导和农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2009年9月3日,湖北茶叶产业首个全省性行业协会——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成立。
2009年10月24日,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高层专家论证会在武汉东湖大厦召开。参加论证会的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茶叶学会、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的有关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研究员、著名茶叶专家及特邀道教、文化界知名人士等。专家们经充分讨论和认真评审,一致认为:武当道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质鲜明,独具魅力,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道教文化与茶文化有机融合,利用名山做大名茶,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一致推荐“武当道茶”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会上,袁正洪向中国茶叶博物馆研究员周文棠汇报后,周文棠专家为此题词:“中国鄂西山地大巴山、武当山、荆山、神农架、巫山等地域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十堰市农业局长沈康荣教授称赞袁正洪武当道茶课题研究取得了成果并得到应用,为弘扬武当道茶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